来源于微信公众号:笔记侠(ID:Notesman)
高级笔记达人 | 了了
轮值主编 | 智勇 责编&值班编辑 | 润锦
内容来源:2022年12月,笔记侠柯洲与Sophie直播对话,对话主题为“演讲高手的4个底层思维”。
分享嘉宾:Sophie,畅销书《关键演讲》、《PPT演讲力》作者。
直播对话
笔记君说:
最近,你是不是听了很多场跨年演讲?但是,你想知道成为一个演讲高手的话,都必须具备哪些底层思维吗?一起来和小编看看今天的文章吧~
大家好,今天我分享的主题是:演讲高手的4个底层思维。
演讲,从本质上来说,不是一种舞台的表演,而是观点和思想的传递。思想的边界决定语言的边界,你想不清楚就会讲不清楚。
好演讲的灵魂,在于思想!掌握这4种底层思维,在以后的生活中,无论演讲还是面试,你都会游刃有余!
一、利他思维
在平时工作中,你是不是经常说不到重点?
缺少概括重点的能力,换句话说,其实是你没有讲出观众关心的点。其实,你说些什么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观众爱听的是什么。
同时,也要思考你的演讲对观众有什么好处?你只有从观众的利益出发,才能拿到演讲想要实现的结果。
也就是说,想做好演讲,你要做的第一件事,就是思考你的观众是谁(如果从来没有当众演讲过,需要提前做功课,建议从利他思维切入)。
利他思维,就是切换ABC视角,以受众关心的点出发,摆事实讲道理,并动之以情,晓之以理。
所谓ABC视角,就是:
即,任何一个表达沟通,其实都是演讲。通过给他人带来价值而获得利益,通过让更多人获得价值,从而让自己的利益也最大化。
我举两个身边的例子:
【场景一:如何请假?】
比如请假的时候,大多都是站在A视角。
演讲者的视角:会说肚子痛,堵车了,家里被水淹了等等状况。
而B视角(也就是老板的视角):是反感你请假的,担心耽误工作。所以,至于你的请假理由是什么,他不关心也不会在意。
你应该站在C的视角,即公司视角看“一个萝卜一个坑”:要是你请假了,还得调别人来协助你,或启用 back up。而且,别人还有别人的事情要干,别人干你的事,也不一定能干好。
因此,当你处于任何演讲表达或沟通情境之下,都要从这三个视角考虑,形成请假的公式,即利他思维。
那什么是请假公式?请假公式 = 一个原因 + 三个工作 。
三个工作,包括:工作进度(目前)、工作安排(请假期间)、工作成效(保证)。至于一个原因,比如:你周五要请假陪孩子去打疫苗。
关于3个工作:
① 先把工作做个排序与规划:目前手上有工作1、工作2、工作3。
② 这段时间你会熬夜加班,争取在周四之前把工作1和工作2完成。
③ 另外,你已经请了同事帮忙盯着工作3。而且,周五你的手机和微信都将保持通畅,能同步处理,既不耽误也不影响工作。
当听到以上的陈述,老板再去批你的假,也会相对舒服一些。因为,你综合了ABC三个视角,进行了表达与沟通。
【场景二:做一场让老板喜欢的年终汇报】
现在差不多是年底了,大家都要做年终总结。
年终汇报里,如果你只想说自己的功劳和苦劳,还是站在A视角(自己的角度),没有 B 视角(老板的视角)和 C 的视角(公司的视角),估计效果将会大打折扣。
其实,最最正确的邀功姿势叫:只说标准,不说功劳和苦劳。
什么意思?
老板看的是全局整体的利益,员工往往只看自己,或只看自己部门的利益。
当你汇报时带着邀功、吐槽、甩锅等心态,无论你做什么,老板都不会那么care,甚至还会有些反感。
老板想听的是如果你成事了,能不能把自己的成功经验,哪怕是失败教训,复盘后通过提炼,生成一套可复制的流程(话术、模板、清单),把经验变成公司可以沉淀的资产,帮助更人少踩坑,帮助更多人变优秀。
所谓“只说标准,不说功劳和苦劳”,也意味着,你要能汇报清楚你工作的这3种价值:
① 你为公司提高多少收益,或者降低了多少成本。
② 你为公司和工作,构建过什么样的可复制的流程和模式,可以让公司所有人都从中受益。
③ 你为公司打造了什么样的团队和文化,还通过个人的影响力形成场域,能让伙伴们非常高效的在这个氛围里创造业绩。
比如你不仅完成一个项目,而且还琢磨出一张推进表。
这个表你自己亲测好用,同事评价也很棒,你还把这个表变成了部门的沟通例行表,并推荐给了别的部门,最后变成整个公司的资产。
你不仅自己优秀,还能让别人优秀。你不仅自己有功劳,还帮助更多的人升职加薪。
【场景三:工作中,如何申请资源?】
比如申请资源,以前找老板要人手,你也许会直接说你忙不过来,或者说如果再不加人手,后果会很严重等等的设想描述。
其实,老板并不关心你是不是忙得过来,他关心的是给了你人,能不能返回更好的结果或更多的业绩,能不能达成总目标。
要资源公式=业绩目标+请求资源+预测回报
你可以直接告诉老板:“为了实现公司营业收入1亿元(公司目标),我们渠道部门计划新增10个分销商(部门目标对齐公司目标),需要招聘一个资深、有资源的渠道BD(商务拓展),总包薪酬为50万元。按每个分销商贡献200万元营业收入来计算,10个新分销商就是2000万元营业收入。用50万元的投入成本,带来2000万元新增营业收入,还是很值得的。”
你这么讲完,老板才能放心的给你加人,或放心的给你加预算。而不是仅凭你的感觉,就要怎样。
当要资源时,一定要记住公式:要资源公式=业绩目标+请求资源+预测回报。
业绩目标要第一个讲,因为这是老板关心的点;第二个讲为什么请求资源,并明确到底想要什么东西,要多少;第三个预测 ROI,你要能算清楚,多少资源可以带来多少回报。
你看,拥有ABC视角之后,不仅仅是演讲,你做的是大格局演讲,而且小到工作汇报,你都能应对自如,这仅仅是因为,演讲的底层逻辑和沟通是相通的。
而且大格局演讲,对小格局或者没格局的演讲,就是降维打击。
总结一下,就是要成为演讲高手,第一种思维就是,要学会利他思维,而不是惯性地的顺从“利己思维”。要抛弃从自己的视角思考、沟通或演讲,受众不仅不爱听,最终也达不到预期的目的。
二、销售思维
好的演讲,不是站上台,把自己想要说的话说出来,然后下台,就行了。而是演讲者,要把讲的内容“卖”出去,那么,演讲者就需要具备“销售思维”。
1.分析观众
在做演讲之前,你先要分析观众,要知道你的粉丝群体,他们想听什么,以及你想要拿到的目标是什么。
比如你想去跟老板谈升职加薪或年终奖,此时你的目标不一样,你的讲话策略也是不一样的。
关于升职加薪的话题,是关于你未来值不值得老板再投资你,或给你更多的舞台,让你去拿一个更好的表现;而年终奖,是你过去一年的表现与行为的认可。
2.准备逐字稿
在做演讲之前,你要准备好逐字稿。每个人的平均吐字是1分钟 200 个字,可以大概算一下,需要准备多少字数的逐字稿。
因为见过太多的人,脑子里想的和嘴巴里说的完全是两回事,所以很有必要提前做好充分准备。可以把写逐字稿,理解为练习演讲表达的一个扎马步。
如果想有一个稳定的输出,你就必须得写逐字稿。但是,写逐字稿不是为了背,而是为了让你对演讲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。
就算有些人天生外向又口才好,还可即兴表达,也能发现他们输出的波动性,状态好时讲得很好,如果感觉不好讲得就难以达到预期。
写逐字稿,一方面是内容,一方面是时间,可以让你对演讲内容有所把控。
写逐字稿还是新东方老师的备课方法,新东方的老师从上课第一句话“同学们好”开始,就要写进逐字稿里。
他们一门课备下来,都是几十万字,完全可以出书。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能看到,新东方高质量的直播内容。
从新东方出来的老师,演讲能力都牛到飞起,例如罗永浩、李笑来、董宇辉等等,他们都是从基本功一步步扎出来的。
所以,每个在台上大放光彩的人,都事先在台下勤学苦练。
3.链接到更多的粉丝
演讲结束之后,还可以把逐字稿发到自己的公众号上,以便更多次的展示与传播,尽量链接到更多的粉丝,以扩大你的影响力。
好的演讲,不是站上台,把自己想要说的话说出来,而是提前做好充分准备,站在演讲台上,把讲的内容“卖”出去,那么,演讲者就需要具备“销售思维”,不打无准备之仗。
三、系统思维
思想的边界决定语言的边界,你想不清楚就会讲不清楚。具备系统性思维,你才能在演讲或者面试中脱颖而出!
举个例子,我们来看下普通人的自我介绍,和高手的自己介绍之间的区别。
1.普通人的自我介绍:群体介绍
估计大家常听到的自我介绍,类似是我叫某某某,来自哪哪哪,爱好啥啥啥,请大家以后多多关照。
其实,这种介绍可以称之为群体介绍,因为这段话换一个人再讲,也 OK。而且,他们的很多爱好都是雷同,如旅行、听音乐、看电影……
重要的是,要能讲出你自己差异化的价值。比如,证明会看电影,你是影评 UP 主,你在 b 站上有 10 万粉丝等等例举出来,观众才能记住你。
MTV自我介绍公式是最根本的逻辑,由三个英文单词的缩写构成, M指me,代表我是谁;T指 task,代表以成就事件证明我是谁;V指value,代表对大家有什么价值。
当你不是很出名时,更多的是要介绍你的背书,可以让观众更加信任你,而不是叫什么名字。
2.高手的自我介绍:找背书,抱大腿
另一种思路,是抱大腿(就是背书)。
如果你的公司很有名,就可以用企业加职位,比如我是张三,腾讯的产品经理、百度的技术、阿里的运营等等,类似在业界的口碑都非常好。
如果你公司不是很有名,可以亮出职业,比如你的职业是律师、医生、老师、警察或者主播等,用职业作为标签。
再如果你公司也没有什么名气,你的职业也一般,你就用业务。可以通过业务,与人产生链接,特别是干了很多年的那种。
比如你有个同学,他是个报关员,很普通但是干了 15 年。所以他的自我介绍,可以讲成 15 年的关务工作人员。
在《西游记》里,唐僧一路去西天取经,每到一处介绍自己时,都双手合十,虔诚地说出:“贫僧唐三藏,从东土大唐而来,去往西天取经。”
小时候看电视剧,觉得这句话没有什么特别,但当你长大后再看,一下就觉得这句话太了不得了。
高手的“抱大腿”,就类似于电视剧里一个人物的出场方式。
“贫僧”在唐朝当和尚,就好似今天当风投一样,都是炙手可热的金领职业,人人向往之。
再一听“唐三藏”,姓唐,跟皇帝一个姓,意味着能跟皇帝称兄道弟呢!
“从东土大唐而来”,类似当时世界 500 强排名 number one的公司,还是占了全球 GDP 80% 的大公司。
“去往西天取经”,就是一个项目,一个当时全球最大的项目。好比我们今天的碳中和或炭达峰项目,还属于一带一路。而且是董事长如来佛祖钦点,CEO观世音菩萨全程亲自跟进的项目,当然属于大项目。
当细品后,你会发现唐僧的自我介绍真是牛得不得了,每一句话都是在为自己背书,这就是一个非常棒的“抱大腿”的自我介绍。
再深思这三句话,蕴含着哲学的三个本质命题:我是谁?从哪里来?到哪里去?
“贫僧唐三藏”是自我简介,开门见山,一句话道出自我角色定位。
“从东土大唐而来”是点明家乡何处,具有鲜明的特色,东方大国的情怀。
“去往西天取经”是说明其职业目标,道出团队的使命意义。
可见,好的自我介绍,一定要向唐僧学习!
3.厉害的自我介绍,一定存在“思维差异化”
差异化,就是要讲出你和别人有什么不同,并且要具备第一或唯一的思维,要把自己定位在“马上能成为头部”的位置。
① 横向差异
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,10年前给自己定位时,在想如果当时定位 PPT 的培训老师,我很难成为头部(那时 PPT 培训的老师已有很厉害的)。如果给自己定位成演讲老师,就更难有机会出头(演讲的名师更多)。
经过思考与斟酌,就把 PPT和演讲进行了跨界式的整合。而且也发现,每当大型演讲时,一定需要 PPT和演讲并肩作战,他们自然也是一对好兄弟。
所以,我就把自己定位成 PPT 演讲,因为当时中国就没有几个做 PPT 演讲的老师,想要成为头部就是相对比较容易的一件事情。
为什么要成为头部?因为第一名和第二名的距离,永远不是谁先谁后。好比可乐与百事可乐的排名,第一名与第二名之前的销量差的是 4-6 倍,而不是目测的第一名或第二名谁前谁后的一星半点,而是相当多。
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,包括给你自己定位,都要想怎么才能快速成为头部。只有你快速成为头部,以前够不着的人脉、资源、信息都会神奇般地向你聚拢。
当在小的领域做到头部之后,就可以再做更大领域的头部,比如关键演讲,我就跳出来,就可以做演讲领域的老师,而不是只局限于 PPT 演讲。
其实,个人和产品的自我介绍是一回事,如果你会做自我介绍,也就会做产品的自我介绍。比如“怕上火喝王老吉”,饮料有很多,但是王老吉就聚焦在怕上火上,和别的饮料不一样。
把自己定位到,最熟悉的一类用户或一类客户,专注在这类客户身上服务他们,让别人记住你是最善于处理这类问题的人,你的差异化就成功了。
② 竖向差异
竖式垂直地聚焦,比如有个学员讲他自己是猎头,我说猎头太多了,你要给自己聚焦一下,更容易让人家记住你。
可以定位你只做IT和互联网行业的猎头,领域这么大,让人记住也不难。
通过以上横竖的两种方式,值得大家花时间思考,自己到底是谁,做过哪些很牛的事情,有什么成就事件。
一定要用数字或故事背书,证明你很厉害。然而在表达时有一个误区,就是特别喜欢用形容词。
通过听起来,就等于只有三句话。第一句话我很好,第二句话我的产品很好,第三句话我的公司很好。
你要知道,比你烂 100 倍的人都可以说他很好;比你烂 100 倍的产品也可以说他的产品很好;比你烂 100 倍的公司也可以说他的公司很好。
因为用形容词根本就没法讲出差异化,换一个人也能讲,是最没有效用的表达。
每当你想要用形容词时,就要赶紧给自己提个醒,所讲的话非常重要,一定要把这些形容词换成数字、案例、故事和背书。
只有当别人不能和你讲一样的数字,不能和你讲一样的案例,不能和你讲一样的故事,不能和你讲一样的背书时,你才有差异化的价值。
再次敲重点,在自我介绍公式MTV 的T环节时,不能讲形容词,一定要讲故事、案例、数字和背书。
V指value,代表对大家有什么价值。当你讲完M,讲完 T 的时候,观众会想,你这么牛和我有什么关系,有可能还会招来羡慕嫉妒恨。
所以,在最后你一定要说能为观众做些什么,而不是请大家多多关照的思路。不是别人帮你,是你去帮别人,不是观众为你做什么,是你要为观众做什么。
比如一个猎头,他可以说手上有很多 BAT 大厂或这种高端 IT 互联网大厂的岗位,年后金三银四就是跳槽的高峰,如果谁或谁身边的朋友亲戚有跳槽计划,可以找你引荐,还可以协助准备简历和面谈。
如此以来,就会让人有种认识一个财神的感觉,有想加你微信的冲动。其实,判断你的自我介绍成功与否,就是看有没别人愿意加你微信。
另外,你的人脉不是有多少人能帮你,而是你能帮多少人,注意思路不要反了。
因此,在自我介绍中一定要学会展示自己的价值,告诉别人你在哪些领域,哪些情景下可以帮到别人。只有具备系统性思维,你才能在演讲或者面试中,精准表达,脱颖而出!
四、复利思维
演讲也好,面试也好,背后都是需要你具备精准表达的能力。不断训练自己的精准表达,利用输出会倒逼输入,然后拥有复利思维,做时间的朋友,才能小步前进,步步为营,轻松驾驭大场面的演讲!
如何在面试和竞聘中实现正确“输出”呢?
1.面试,合适比优秀更重要
面试,虽然是试,但不是考试,更像是去相亲。所以,当你面试的时候,一定要有合适比优秀更重要的思维。
很多人的简历就是罗列所有,这种把所有经历都展示出来的方式,并不是非常精准。例如,大家知道的宝马和奔驰都是豪车,但是下地干活就比不上拖拉机。
匹配好的简历,并不是把过往经历逐一呈现,而是要把这些经历与目标岗位进行有效地匹配。
要告诉面试官,在你过往的经历中,有什么样的能力和业绩,能证明你干得好这个活,值得他花钱聘用你。
现实中,很多人却把简历写成了岗位描述。比如负责薪酬体系搭建,负责产品质量优化,负责制定销售计划等等类似写成了岗位描述。
其实,相对于你做了什么, HR 更关心你做成了什么。
而且在你面试时,更要注意讲自己的优势。不能只讲“我很好还很认真”,这种话最没有用。
可以参考“Star星星模型”进行完整表述:
·S:在什么环境(Situation)下?
·T:你的具体任务(Task)是什么?
·A:你如何行动(Action)?
·R:最后达成了什么样的结果(Result)?
简历中,只要写“STAR”中的“A”和“R”即可:“A”表示具体做了什么,“R”表示做的结果。不要把“S”(环境)和“T”(任务),全部写进简历中。信息过多,反而会把“A”和“R”信息内容淹没。
“A”和“R”是重点,“S”和“T”,留到面试过程中重点讲解。另外还有一个关键,是你所有的讲述,都尽可能量化!
2.竞聘,是内部的求职
面试是外部的求职,竞聘是内部的求职。
过去的岗位与新的岗位,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岗位。在过去岗位做得好,并不代表在一个新的岗位,同样能干好。
你先要收集匹配新职位的信息,重点要看JD(岗位描述),或与 HR的交谈过程中,了解这个新岗位需要什么样的人。
不仅要读懂字面的意思,更要读懂背后的意思,脑子要保持“人间清醒”式的在线。
比如以前有个学员,他说他看到求职岗位的JD描述中有句“团队精神导向”。当然,HR 不会无缘无故地把这句话写上,一定要琢磨、思考、分析。
很可能在这个岗位,靠发号施令就不太好使。你需要靠个人魅力说服别人和你一起共事或为你做事,因此这个岗位需要具备团队精神导向的能力。
同样,不必罗列你多优秀,而是把你的优秀与岗位的需求进行有效匹配。
以上,你只要进行不断练习,就能在时间的复利之下,实现越来越精准的表达!
演讲也好,面试也好,背后都需要具备精准表达的能力,掌握这四种思维,就能助力你在当下的IP时代,抓住每个人都能抓住的巨大红利!
我今天就分享到这里,谢谢大家!
本文来源:公众号 @笔记侠。中国新商业知识笔记共享社区,微信最具价值排行榜:职场榜第一、总榜前三。独家笔记支持湖畔大学、混沌大学、青腾大学、高山大学、中欧创业营、京东商学院、北大国发院等顶尖商学院课程,BAT、TMD、小米、华为、网易等知名企业,丁磊、傅盛、李善友等知名人士,超过100万企业决策及管理层都在看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奥鸟视频-全球短视频资讯平台 » 一场精彩的年度演讲背后,离不开这4种底层思维!